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

来源:哇哈体育 2020-05-24 22:55:14 篮球资讯

1998年,德克·诺维茨基刚进入联盟的时候,他的父亲对小牛主教练唐·尼尔森说:“教练,请把德克当作您的儿子。”

2002年,蒂姆·邓肯的父亲威廉·邓肯在去世前,对马刺主教练格雷格·波波维奇说:“我希望您能负责,确保他在退役时,依然是现在这样。”

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(1)

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,达拉斯美航中心,西部倒数第二的独行侠(即小牛)迎战倒数第一的太阳,这场理论上毫无亮点的比赛因为有了现象级新秀东契奇而备受瞩目。但在新一代三双王之外,比东契奇大了整整21岁的德克·诺维茨基,才是这场比赛真正的主角。

虽然嘴上说着“还没确定什么时候退役”,但年复一年的磨损,以及35岁以后依然一脚踩进油箱、把独行侠轰进季后赛的消耗,累积到这一赛季终于爆发。踩了20年油门的诺维茨基,还是很诚实地暴露了“无法继续承受NBA比赛强度”的事实:阵地战命中率从46%跌到36%,三分命中率从接近四成下滑到刚过30%。伴随着锐减的时间和球权,联盟各队纷纷开始播放诺维茨基的致敬短片,甚至专门把他和德维恩·韦德一道投进了全明星。

这种阵仗只在科比提前一年宣布退役的时候出现过,但是诺维茨基并没有“花车游行”的意愿,所以联盟这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最后只能营造出“逼你退役”的诡异氛围,马克·杰克逊吐槽说:“德克还没说要退役呢!”诺维茨基本人也表示:“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。”

最终,诺维茨基还是做出了决定:打完这个赛季就退役。

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(2)

于是4月10日的比赛就成了诺维茨基最后一个主场比赛——没有战绩和胜负压力,无关队伍轮换和球权分配。上一场只打了11分钟5投1中的诺维茨基,在这一场好似2016年面对爵士的科比:出场接近32分钟,31投11中,砍下全队最高的31分,带队夺得胜利。

德克不是一个人在放浪形骸。另一边,38岁的杰马尔·克劳福德也进入了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的状态,砍下全场最高的51分——这是克劳福德NBA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。在赛后的纪念仪式上,德克调侃道:“尽管杰马尔偷走了我的高光时刻,我还是要感谢他。”

那一夜的主场球迷是幸福的,诺维茨基和克劳福德的对飚战只是前戏,比赛结束后持续半小时的纪念仪式才是正菜。诺维茨基的高光镜头在地板和屏幕上闪过,他的偶像巴克利、皮蓬、伯德、肖恩·坎普,以及德国老乡施拉姆夫(作为首个登陆NBA的德国球员,施拉姆夫的生涯前三年同样在达拉斯度过)纷纷亮相。

巴克利提到了他们在德国和诺维茨基的首场较量(那场比赛德克全场42分);皮蓬夸奖他“一直在打正确的篮球”;伯德一脸坏笑地让“one more year”的呼声响彻球馆,然后补刀:“你们喊得倒是轻松,想让他多打一年还是两年?”

老将们的退役仪式永远是那么温情,让人禁不住上扬着嘴角。就像2016年邓肯的球衣退役仪式,波波维奇带出了“胡萝卜蛋糕”的梗,以及他凝视邓肯五秒钟最后一脚把眼泪跺回去的经典瞬间;马努说邓肯太喜欢拥抱和摸头,以至于他被摸得头发都没了;帕克则表示“邓肯打得糟糕的标准是一场比赛少于30分20篮板”……

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(3)

和邓肯比起来,诺维茨基的生涯更加坎坷,但因此也更有传奇色彩。他跳过了NCAA直接进入NBA,菜鸟赛季只有场均8分,第一场比赛5投0中,因为攻强守弱而被人们称为“irk Nowitzki”,即没有防守(Defense)。

自我怀疑到“想回到德国”的程度,到第二年才渐入佳境。他和同样是“老外”的史蒂夫·纳什成为至交好友,在老队长迈克尔·芬利的带领下,奋力爬出重建的大坑。但是随着赛季更迭,身边的队友却换了又换,从芬利到纳什,从约什·霍华德到杰森·特里,从马里昂到钱德勒,再到丹尼斯·史密斯和东契奇......巴里亚、基德、德文·哈里斯、王治郅、丹皮尔,这些熟悉的名字来来往往,20个赛季遍历了200多名队友,以至于小牛球迷的球衣都收集不过来。

至于在2004年夏天失去纳什之后当赛季就被太阳淘汰(然后纳什在2006年被诺维茨基复仇)、2006年成为韦德的总决赛背景板、2007年被勇士62记三分射穿(蒙塔·埃利斯也是勇士匪帮的“帮凶”之一),以及2011年顶着左手中指的肌腱撕裂、重演“流感之战”夺得总冠军……都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了。

在这些“经典时刻”之间插叙的,除了库班尼尔森小将军和卡莱尔这些性格鲜明的老面孔之外,当然还有从2001年就拉开序幕的“牛马大战”。初入联盟的诺维茨基撞上了巅峰期的邓肯,2001年的次轮对决仿佛有着某种象征性——小牛队先是连输三场,随后,诺维茨基G4顶着感冒和受伤的牙齿射落30分扳回一城,G5又打通任督二脉砍下42分18篮板6抢断,几乎包揽了小牛队一半的分数。但对面的邓肯也不声不响拿下32+20,斩获了季后赛牛马大战的首轮胜利。

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(4)

和科比不同,诺维茨基与邓肯——或者说小牛与马刺——的阵容强度非常重合:2003年之前,两支队伍都是季后赛强队,但都没到最强状态;2003年开始,马刺的GDP和小牛的三叉戟渐入佳境,特里、约什·霍华德,以及“帕克梦魇”德文·哈里斯开始频繁出现在马刺球迷的眼前。两队在2006年的季后赛打满7场,诺维茨基场均27+13,邓肯场均32+12,但出乎意料的是,这轮旷世对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,却是吉诺比利的那个打手犯规。

“现在我们还没拿到冠军,但是这些牛仔还不赖吧?”时任小牛主教练埃弗里·约翰逊自豪地说。

2008-2010年是马刺和小牛共同的“相对低谷期”,然后在2010-11赛季。两支队伍都完成了转型,马刺进行了现代化改装,坐上西部第一的宝座,小牛则引入泰森·钱德勒,解放了诺维茨基的生产力,打出西部第三的战绩,从当时来看,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。

牛马大战在2014年以梦回巅峰的华丽方式画上句号,文斯·卡特和鲍里斯·迪奥的三分、邓肯的17+8和诺维茨基的19+8,蒙塔·埃利斯几乎和帕克互为镜像……十几年来知根知底的老对手逼出了彼此最强的状态。这一轮的牛马大战就有了更多的意义——最终,马刺也在总决赛击败热火三巨头、如愿完成复仇。

那一年后,邓肯和诺维茨基、马刺和小牛就逐渐脱离了既定轨道,马刺把争冠实力保持到了2017年,小牛则改了中文队名,搞来了卢卡·东契奇和波尔津吉斯。邓肯在2016年蓦然转身,诺维茨基一路打到2019年,带完了东契奇的第一个赛季。

2019年4月11日,诺维茨基最后一场NBA比赛,对手是坐镇主场的马刺队。老对手特地给他准备了一段赛前MV(当然,里面没有2006年那次打手)。面对全场球迷的欢呼致意,两天前在自家主场还能忍住不哭的老司机彻底管不住自己的眼泪。最后一场牛马大战,诺维茨基打满31分钟,拿下最后一个20分10篮板。

平心而论,这两个人的生涯都太过漫长,作为巨星也过于“无趣”:在一支队伍终老,过分低调,几乎没有负面新闻,都乐于为球队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,都有一个把自己当家人的球队话事人,自然也没有所谓的争议。巴克利说诺维茨基是“我见过最棒的人”,吉诺比利则说邓肯是“最好的领袖”。两人在轮到自己发言时,都数次被自己的话语和现场的欢呼声动摇到哽咽。

邓肯&诺维茨基:步调一致的旋律,互相支撑的伟大(5)

更不用说那些已经被传滥了的“模范典型”,比如库班说“德克永远是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,他用这种方式给全队做榜样”。你自然就会想到邓肯——“每次看到他打出26分10篮板的数据却依旧自责,我们就知道他第二天肯定会起个大早去训练,于是我们也不由得跟着他一起。”吉诺比利苦笑道。

类似的故事实在太多,他们无限拔高了我们对球队核心、球队领袖的认知上限,成了各自城市的图腾和跨度20年的传奇。也让我们明白:就算在这个球星和管理层相互博弈的商业联盟里,依然有这样无可挑剔的存在。

你大可以用现实的眼光扫视这里的一切,但是就算在这个劳资协议写了大几百页、甚至诞生出了劳资专家这个职业的联盟里,依然发生过邓肯和诺维茨基这般缱绻悠长的童话情节。

回到退役仪式现场,里克·卡莱尔面对德克·诺维茨基,转述了唐·尼尔森的寄语:“现在,我能告诉诺维茨基的父亲,这就是我的德国儿子。”

同年12月,格雷格·波波维奇在蒂姆·邓肯的球衣退役仪式上,用类似的话作为自己9分钟的发言总结:“现在,我能很诚实地对已故的邓肯父母说:现在的邓肯,和他刚进联盟时一样,始终如一。”

(撰文 / 潘志立)